碳排放和补脑
这是两个不相关的事情。 今天去港龙航空去查看老婆大人的航班信息,发现他们的网站左测有一个抵消碳排放的logo,就点进去看了一看。原来他们有这样的条款,如果你自愿的捐款若干元,那么他们就会用你的捐款去购买碳排放量,来抵消你这一程旅行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上面还有一个排放计算器,从香港到北京的经济舱换算出来的排放量大概是180公斤,头等舱就要370公斤了!180公斤二氧化碳只需要捐款13.9港币,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BP的网站上以前有一个个人CO2排放计算器,不过现在那个flash版本已经坏掉了,只有一个文字版的,粗略计算一下,我们家一年排放6吨。美国人大概一年20吨,而中国平均每人一年2.7吨。不过,这是一个全球的事情,不能因为我们人均排放少就不负责任啊。 补脑是科学松鼠会的一片文章。先说说这科学松鼠会。这是一个科普blog站点。我是一个”科学”的fans,甚至有点原教旨主义,所以我爱看他们的文章。不过科学松鼠会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像达芬奇密码里面的峋山隐修会,都是为了某个反宗教反迷信的purpose而成立的小组织:PP 这篇文章说,补脑的药物看来已经离我们不远了——真正的有效的药物,而不是脑白金这样的垃圾保健品。通过对大脑里一些神经递质活性的调节,一些药物比如利他林、莫达非尼可以增强人的记忆力、提高计划力、执行力。更多的药物正在研发当中。作者说,有如此好事,谁不去补呢? 不过我看来却不是很舒服,首先这看起来有点像体育运动中兴奋剂的感觉,岂不是对高考的考生很不公平?不过貌似没有办法,这个社会本来就不公平,有信息的,有资源的,将会继续占据有利地位,马太效应恒久存在。难怪中国历史总要过二三百年重来一次,客观上也起到一点重新分配的作用。还有,似乎有点可悲,人类的压力真的到了这么大,需要通过药物改变大脑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么?想想有种药物,在我脑子里发回作用,帮我提高记忆力,就觉得不舒服,虽然我的记忆力也不是很好,在who has the biggest brain里面这个项目得分总是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