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
《The Mist》是同事拷给我的。因为前两天刚看了一个惊悚片,叫《I am the legend》,讨论起来,我觉得后者比较恐怖一些,而同事则认为迷雾比较恐怖。我就回家好好看了一下,最后的感觉是,《迷雾》根本不是恐怖片,而是一部伦理片。里面的怪物,虽然有点恶心,但是还是没那么恐怖的,跟异型比好多了,简直可以用“可爱”来形容。估计做了一点恶心的东西是为了满足一些为了看“大片”的人的感官刺激吧。 Reminder: 如果还没有看,下面有剧透,这个片子还是值得弄来看一下…… 在大雾迷城的情况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最后成功成活的某大妈是第一种,她为了她的孩子,不管浓雾,在很早的时候就冲了出去,最后,在片尾交代了,她成功被救了。主角David的邻居是第二种,他比较唯物主义,不认为这里面有任何怪物等等,组织了敢死队,冲了出去,结果,至少有一个人喂了怪兽,估计他们也都活不了了吧。主角则是一个比较典型英雄主义者,我们最开始都对他充满了信心,觉得他有正确的人生观,一定能带领大家搞定这件事情。他也是这么做的,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等等。但是最后的结局颇令人悲观,他们最后的希望破灭的时候,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悲剧结局。第四种人是里面那位“上帝的direct report”。这位大妈第一眼就让人觉得很有那种疯疯癫癫的感觉,做一个神婆真的是很合适。她是一个狂热的信徒,直言不讳的批评堕胎、高能物理、干细胞等研究,认为那些是上帝才能明白的东西。估计有不少美国人还真是这样的。第五种,是那个Jim,店里的蓝领工人。这哥们本来是主角的铁杆,跟这主角去隔壁药店之后,被怪兽吓到了,立刻投靠了上帝。这也是某些无知美国人的代表。——当然,最后的结局,大多数的普罗大众活了下来,而英雄的结局却不怎么样,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样,才是一个合适的态度呢?我还真不知道我在那个情况下,会是哪个反应。 还有些深层次的东西,主要的是巨大压力下,人类的表现。其中有一段主角在要离开store之前跟其他人的对话我觉得是点题的: – People are basically good, decent. My God, David, we’re a civilized society. – Sure, as long as the machines are workin’, and you can dial 911. but you take those things away, you throw people in the dark, you scare the shit out of them, no more rules, you’ll see how primitive they get. You scare people badly enough, you can get ’em to do anything. They’ll turn to whoever promises a solution, or whate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