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一年前有一个blog,说的是我搞的一些geek stuff,现在回顾起来,有不少还真实现了。

IdeaPad S10。联想的上网本,买了一个,虽然ATOM发热很小(TDP=2.5W?),但是不知道联想什么狗屁设计,笔记本还是非常的烫,风扇也总是响,而且整个机器塑料感很强,就是一句话,便宜没好货啊。

802.11n的无线路由器。今年受了联通的蛊惑,把家里的ADSL升级到2M,年缴带什么“信息推送”1520元。回家后发现反而更差了,被老婆骂了几天,一狠心一跺脚买了一个Buffalo WHR-G300N的Wireless N路由器,回来都没看自带的固件长什么样,就给刷了DD-WRT,支持一下Linux。这个东西有一条好处就是可以设QoS,这样浏览Web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后台用电驴当东西而觉得特别慢了。不过由于我把下载的那个机器直接搞到Bulk级别,以至于现在我自己telnet回去都很慢。说到那个联通信息推送,却是从来没有见过。不过据说那个特别狠,是在路由器边上做了一个监听器,当你访问某些网页的时候就会直接返回给你一个广告,都没法屏蔽,因为你看起来就想是你访问的那个网站发给你的。跟GFW有一拼。

最后是NAS和HTPC。NAS太贵,而且需求也不是特高,现在电影也就看720p的,再大那台P4根本看不了。于是只搞了一只1T的移动硬盘。HTPC就用一个P4 3.0的凑合着,用的时候才开。

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有一些新的解决方案,似乎可以把下载机服务器NAS和HTPC都放在一个机器上。说实话我看家里那两个机器都相当过时了。主要就是基于ATOM和ION平台的小板子,比如SOTAC IONITX-A-E,和ASUS AT3N7A-I。他们的功耗和发热都相当的低,第一块板子根本没有风扇,电源也是类似笔记本的电源。同时由于他们带NVIDIA的9300显卡,看1080P的高清真是很容易,CPU使用率只有13%。整机功率应该也还好,有人说带4、5块硬盘只有40w,还过得去了,等有机会搞一搞。

参考
家庭媒体&存储中心之硬件篇

DIY: 用OpenSolaris和ZFS搭建家用NAS

PS,纪念一下今天,Google号称要离开中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