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些历史相关的书,发现“崇古”这件事一直像幽灵一样伴随着我们。你看各朝各代的皇帝,都是以开朝老皇帝乃至前朝定的规矩为大,号称“敬天法祖”,那些规矩是一点都不能改的。就是现在的电视剧里,动不动都说要“祖宗家法”伺候。这个思想应该是孔老先生先提出来的,随着儒教被定为国教,这种思想就越来越根深蒂固,用柏杨的话说,中国社会越来越“酱缸”。我不是说孔老夫子说的就怎么不对,但是这种长幼尊卑的观点很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所以从秦到清,专制程度逐渐加深,只有古人做的是对的,任何新思想都是非法的,社会也就越来越失去活力。
绕了这么多弯子,其实我是看了北京台一个看掌纹判健康的节目,那个老女人煞有介事的在那里说一线二线三线,讲课地点在人大附中,居然有那么多人饶有兴趣的在那里听。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北京台怎么放这么伪科学的节目?干脆找个瞎子来讲相面好了(哦,瞎子不能相面,只能算命)。人大附中好歹也是一个知识分子聚集地,怎么这么没文化?今天在Google reader看到土摩托也在讨论这个事情,忍不住附和一下。于是又想起中医来,以及老有人说的什么酸性体质、碱性体质。说到底,有不少人还是存在着一点崇古的想法,古人的东西就是好,天人合一,咱们现在就是个P。这大概也是中华文化这么多年沉淀的后果吧。至于有多少糟粕,有多少精华,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又至于如今的社会,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很多地方和100年前的大清朝还是一样的。官一样是“牧民之官”,民众只是被收割的羊。大多数的民众,包括我自己,也是每天在庆祝,终于有了一个做稳了奴隶的社会。社会走到今天这个样子,大概也是有其必然性的吧。如果民众都是像欧洲那样,追求“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那么我们要么还是在“动乱”,要么就是一个不一样的社会了。所以说,“封建社会荼毒之深也”。换个角度,也可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统江湖。
五四运动已经快100年了,但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离我们还是很远,社会还需要一场启蒙运动。不过有时候也愿意勉励自己,如今的社会还是不一样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的减少,民众的意识的觉醒,对私权的要求也会提高。还有如今的互联网,也给这个大酱缸撕开了一个小口子,希望如阮一峰所说,通过技术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