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要出4万亿来拉动内需,水木也为此讨论的不亦乐乎。其实大家也没太多的分歧,一般认为这样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因为至少失业的打工大军可以有工作有收入,可以维持GDP的增长率。需要知道GDP的增长对中国很重要,低于8%就被认为很危险,因为无法给那么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另外大家都考虑就是这笔钱是不是能够真的促进内需,国家砸钱,虽然说国外也这么做,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下层群众拿到的会很少,大多数还是进了官员、各级承包商的口袋,所以最后还是促进了“国家投资”带动的内需,而不是“消费”带来的内需。有时候就奇怪,为什么不鼓动老百姓消费呢?美国政府911之后就对大家说,你们帮助这个国家的办法就是多多消费(当然现在不行了,这个情况下美国人估计不敢消费)。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社会保障制度很差,人民头上有新的三座大山,最近还让大家65岁退休(一个极端的说法就是平均年龄72岁,很多人退休了就该准备死了!)。这些年中国的GDP涨了很多,但是钱都进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都口袋,政府税收也涨了很多,但是老百姓手里钱涨的很少,在没有福利保护的情况下,人们就更不敢消费了。这是改革比较失败的一个方面。说到底,政府还是应该藏富于民,让人民富起来,国家才能真的富起来。不过,一个非民选的政府,一般优先考虑某些特定阶级的利益,很难指望他们自觉的以天下苍生为自己的福祉。矛盾激化不到一定地步,是看不到变化的。这点我也很矛盾,有时候希望这天早点到来,但是又不希望看到这一天,只能希望,真的发生变化的时候,能以票决而不是流血的方式产生。
我比较赞同直接把这钱分了,就算中国有4亿户,一户还能分到1万块呢,嘿嘿嘿。或者退税什么的也好啊……说到底,增加GDP,只搞国家投资这一部分,是没有前途的,应该想办法搞活企业,鼓励人民消费,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啊。
嗯,想到哪就写到哪……忧国忧民一下,继续发愁工作去了……以下是smth网友的解决方案:
发信人: stein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枯燥十一), 信区: EconForum
- 减税
- 改善三座大山,虽然难,但也得做
- 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宏观上重视基础研究(哪怕去做跳蚤种属分类的枯燥无聊工作),发展高科技产业
- 挤掉房产泡沫,长痛不如短痛
- 基本没戏,改革政治体制,把买办、权贵阶级聚敛的财富回馈到社会中